猩红热是什么病怎么治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并配合隔离护理。猩红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发病率较高。
青霉素V钾片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抑制链球菌细胞壁合成。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阿奇霉素颗粒可作为替代选择,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重症患者可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高热症状。
患者需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隔离期从发病开始不少于7天。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应煮沸消毒15分钟,房间每日通风3次。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12天,出现咽痛或发热应立即就诊。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病例时,应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发病后2-3天出现的针尖样皮疹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减轻瘙痒,洗澡水温不超过38℃。脱皮期涂抹尿素软膏防止皲裂,选择纯棉宽松衣物。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大片脱屑,此过程持续2-4周属正常现象。
病程第2-3周需警惕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和眼睑浮肿。风湿热多发生于病后2-4周,可出现关节肿痛和心肌炎。中耳炎患者会有耳痛和听力下降,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和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蒸蛋羹等。恢复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推荐瘦肉粥和豆腐等易消化食物。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痛。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可选择苹果泥和猕猴桃汁。
猩红热患者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每日4-6次。家庭成员接触患者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痊愈后仍有传染风险,2周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心慌、关节痛或尿色加深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