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化验能查出哪些病

关键词: #血液
关键词: #血液
血液化验能查出贫血、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血液化验主要通过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反映机体状况,常见可筛查的疾病主要有缺铁性贫血、细菌性肺炎、2型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等。
血液化验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可诊断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可能与长期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有关,患者常有乏力、面色苍白症状。巨幼细胞性贫血则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相关,可见大红细胞增多。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性疾病,血红蛋白电泳可辅助诊断。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能提示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升高,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病毒感染常见淋巴细胞增多,如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血培养能明确败血症的病原体。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诊断糖尿病及其控制情况。血脂检查能发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脂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提示痛风风险。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也可通过生化检查发现。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见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胆红素异常可能与胆道梗阻、溶血有关。肌酐、尿素氮升高反映肾功能减退,慢性肾炎患者可出现蛋白尿伴血肌酐上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伴原始细胞出现。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检测能诊断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出凝血疾病。
血液化验前需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采血后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淤青。若指标异常应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检查,如影像学、骨髓穿刺等。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但单一血液指标异常未必代表患病,需由医生综合判断。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减少吸烟饮酒等损害造血功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