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胃后的注意事项

洗完胃后需注意饮食调整、体位管理、药物使用、症状观察和复诊随访。洗胃后可能因胃黏膜损伤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需严格遵医嘱护理。
洗胃后6-8小时内需禁食禁水,待呕吐反射恢复后可少量饮用温开水。24小时内以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48小时后逐步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推荐南瓜粥、蒸蛋羹等低纤维食物。1周内忌食辛辣、油炸、坚硬及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胃黏膜损伤。
洗胃后需保持侧卧位或半卧位2-4小时,防止误吸呕吐物。卧床休息期间避免突然起身,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24小时内限制剧烈活动,禁止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睡眠时垫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
需遵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促进受损组织修复。若存在感染风险可能需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出现胃痉挛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但禁止自行服用止吐药掩盖病情。所有药物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避免相互作用。
密切监测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以及持续腹痛、发热等感染征兆。记录呕吐物性状与次数,出现咖啡渣样物质需立即就医。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这类情况多与洗胃时使用的药物有关。每日测量体温2次,持续3天以上低热可能提示吸入性肺炎。
常规洗胃后24-48小时需复查胃功能,通过血常规、电解质检查评估恢复情况。中毒患者需根据毒物半衰期安排专项检测,如有机磷中毒应监测胆碱酯酶活性。1周后建议进行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黏膜修复状况。后续3个月内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时可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预防应激性溃疡。
洗胃后恢复期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诱发呕吐。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使用40℃以下温水擦浴替代淋浴。2周内禁止饮酒、吸烟及饮用浓茶咖啡,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若出现持续乏力、心悸等电解质紊乱表现,应及时口服补液盐散调节。恢复饮食后建议少量多餐,每日5-6次,单次进食量不超过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