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脂肪瘤

心脏脂肪瘤是一种生长在心脏部位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通常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心脏脂肪瘤可能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包括心包、心肌或心内膜,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因压迫心脏结构导致心悸、胸痛或呼吸困难。心脏脂肪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代谢异常或局部脂肪组织增生有关,确诊需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心脏脂肪瘤通常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类肿瘤多位于心外膜或心包,质地柔软且包膜完整,极少影响心脏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胸闷或活动后气短,症状与肿瘤位置和大小相关。若肿瘤压迫冠状动脉或传导系统,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但概率较低。心脏脂肪瘤极少恶变,定期随访观察是主要处理方式。
少数体积较大的心脏脂肪瘤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晕厥、下肢水肿或持续性胸痛。位于心室壁的肿瘤可能干扰心脏收缩功能,引发心力衰竭。极少数病例报告肿瘤破裂导致心包填塞,需紧急手术干预。对于生长迅速或症状明显的肿瘤,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术后复发概率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心脏肿瘤类型。
确诊心脏脂肪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肿瘤变化。若出现新发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手术患者术后需遵医嘱抗凝治疗,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心脏脂肪瘤预后良好,多数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需终身随访排除罕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