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上颌窦炎怎么得的

慢性上颌窦炎通常由鼻腔结构异常、反复感染、过敏反应、牙源性感染、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慢性上颌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手术等方式干预。
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结构问题可能导致上颌窦引流不畅,窦腔内黏液积聚引发炎症。这类患者常伴有持续性单侧鼻塞,晨起时症状加重。生理性因素可通过鼻腔冲洗改善,严重者需手术矫正结构异常。
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可能转为慢性,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患者会出现黄绿色脓涕伴发热,可能引发中耳炎等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感染。
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黏膜水肿阻塞窦口,可能继发上颌窦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伴清水样涕,眼睑瘙痒明显。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上颌后牙根尖炎症可能穿透窦底骨质波及上颌窦,表现为牙痛与面颊胀痛并存。这类患者需同步治疗牙周疾病,根管治疗后可配合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污染物会损伤鼻腔黏膜防御功能。患者多有职业暴露史,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建议改善工作环境,日常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维护黏膜功能,严重时需短期应用糠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每日用40℃温水蒸汽熏鼻促进引流。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游泳时注意避免呛水。若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变化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颅内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