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大病还是小病

肛裂通常属于小病,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病变。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破裂形成的溃疡,主要与排便损伤、感染等因素相关,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
急性肛裂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便后滴血,疼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裂口呈线性新鲜创面,边缘整齐,基底清洁。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肛门清洁、温水坐浴等措施,配合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多数患者在2-4周内可愈合。急性期及时干预能有效防止病情进展。
反复发作超过6周会转为慢性肛裂,此时裂口边缘纤维化形成哨兵痔,基底可见内括约肌纤维。慢性期可能出现肛门痉挛性疼痛、排便恐惧等症状。除保守治疗外,可能需要采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或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等治疗。合并肛周脓肿或肛瘘时需要同时处理感染灶。病程迁延不愈者可能因长期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食用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