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尿道狭窄轻重

尿道狭窄的轻重程度可通过排尿症状、尿流率检测、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表现综合判断。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排尿困难程度、残余尿量、尿路感染频率以及是否出现肾积水等继发损害。
轻度尿道狭窄通常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时间延长,但无显著排尿疼痛或尿潴留,尿流率检测显示最大尿流率轻度下降。患者可能偶发尿路感染,超声检查未见明显残余尿或上尿路扩张。此类情况可通过定期观察、尿道扩张术或留置导尿管等保守治疗改善。
中重度尿道狭窄会出现明显排尿费力、尿线中断甚至滴沥状排尿,常伴随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尿流率检测显示最大尿流率显著降低,残余尿量超过100毫升,反复尿路感染或血尿频发。影像学可见尿道局部明显狭窄段,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膀胱结石或膀胱壁增厚。需通过尿道造影明确狭窄位置与长度,多数需接受尿道成形术或内镜下尿道切开术。
极重度狭窄可能导致完全性尿潴留、双侧肾积水或肾功能损害,出现腰背部胀痛、发热等全身症状。此类患者需紧急解除梗阻,必要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长期未治疗的严重狭窄可能诱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或不可逆肾功能衰竭。
建议出现排尿异常时尽早就医,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尿道膀胱镜等明确诊断。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流率,遵医嘱进行尿道扩张护理,预防瘢痕增生导致的再狭窄。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