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孕期间需要做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糖耐量试验、胎心监护等。
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怀孕期间孕妇的血容量会增加,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干预。如果血红蛋白数值偏低,可能需要补充铁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是否存在感染,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凝血功能。
尿常规检查可以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尿路感染。怀孕期间肾脏负担加重,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如果出现尿蛋白阳性,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子痫前期。尿路感染在孕妇中较为常见,尿常规中的白细胞和细菌计数可以帮助诊断。
超声检查是孕期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早期超声可以确定宫内妊娠、评估胚胎发育情况。中期超声可以筛查胎儿结构畸形,评估胎盘位置和羊水量。晚期超声可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三维、四维超声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胎儿影像。
糖耐量试验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需要空腹抽血后饮用葡萄糖水,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后再次抽血检测血糖水平。如果血糖值超过标准,可能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
胎心监护可以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孕晚期开始定期进行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心率和宫缩情况判断胎儿是否缺氧。如果胎心监护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提前终止妊娠。胎心监护还可以评估胎盘功能,预测胎儿宫内安危。
怀孕期间要按时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建立完整的孕期保健档案。除上述检查外,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增加其他检查项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均衡饮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心情愉悦。如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定期产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