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做阑尾炎手术的注意事项

普外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35次浏览

关键词: #阑尾炎 #怀孕

怀孕期间进行阑尾炎手术需特别注意母婴安全,手术时机、麻醉方式及术后护理是关键。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1、手术时机评估

妊娠早期(12周前)手术可能增加流产风险,若非紧急情况可考虑保守治疗。妊娠中期(13-27周)是相对安全的手术窗口期,此时子宫增大不明显,手术操作空间较大。妊娠晚期(28周后)手术需评估早产风险,必要时联合产科医生共同制定方案。无论何时手术,均需以孕妇生命体征稳定为前提。

2、麻醉方式选择

推荐采用椎管内麻醉(如硬膜外麻醉)以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若需全身麻醉,应使用短效麻醉药如丙泊酚注射液,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吸入性麻醉剂。麻醉前后需持续监测胎心,手术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为宜。术后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妊娠B级药物镇痛。

3、手术操作规范

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注意气腹压力控制在12mmHg以下。开腹手术切口应选择右侧腹直肌旁切口,避免直接刺激子宫。术中避免牵拉子宫,术后放置引流管需避开盆腔。无论术式均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妊娠安全抗生素。

4、术后监护要点

术后24小时内需持续胎心监护,观察有无宫缩或阴道流血。每4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警惕感染性休克。早期床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但避免剧烈翻身。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推荐米汤、蒸蛋等低渣食物。若出现频繁宫缩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

5、长期随访管理

出院后每周进行产科超声检查直至分娩,关注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出现腹痛加剧、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分娩方式根据产科指征决定,既往手术史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低乳汁渗透药物。

妊娠合并阑尾炎术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片和乳酸亚铁片预防贫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淋浴后及时擦干。每日监测体温,术后1个月复查血常规和超声。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有任何不适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