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什么情况下做手术

子宫肌瘤在体积过大、引起严重症状或怀疑恶变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指征包括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压迫膀胱或直肠引发排尿排便困难、短期内快速增大、绝经后肌瘤继续增长以及合并不孕或反复流产等情况。
当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对周围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即使患者尚未出现明显不适,医生也可能建议手术干预。这类肌瘤容易引发下腹坠胀感,部分患者会感到腰背酸痛,长期压迫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功能。月经量过多是另一个常见手术指征,表现为经期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血红蛋白持续低于正常值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或便秘等压迫症状的患者,手术可有效解除肌瘤对膀胱和直肠的机械性压迫。
肌瘤在短期内快速增大需警惕恶变可能,特别是绝经后女性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切除。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若肌瘤影响宫腔形态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手术剔除肌瘤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此外,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肌瘤变性引起急性腹痛等情况也属于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宫腔镜电切术或子宫切除术,具体术式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肌瘤位置决定。
确诊子宫肌瘤后应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监测肌瘤变化。日常注意避免摄入可能刺激肌瘤生长的食物,如蜂王浆等含雌激素较高的补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加重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关注月经周期变化,术后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