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与结肠炎有何区别

肠炎与结肠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范围和病因不同。肠炎泛指肠道炎症,可能累及小肠或大肠;结肠炎特指结肠部位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肠炎是肠道炎症的统称,包括十二指肠炎、空肠炎、回肠炎等小肠病变,以及结肠炎等大肠病变。结肠炎则局限于结肠黏膜的炎症,常见部位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部分特殊类型如溃疡性结肠炎仅累及结肠和直肠。
肠炎病因涵盖感染性因素如沙门菌、轮状病毒,非感染性因素如放射性损伤、药物刺激等。结肠炎更常见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特定病原体如艰难梭菌感染引发的伪膜性结肠炎。
小肠炎症多表现为脐周疼痛、水样腹泻、营养不良;结肠炎典型症状为下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等肠外表现,而肠结核等全肠道感染可能合并两种症状。
肠炎诊断依赖粪便常规、培养或PCR检测,必要时需胶囊内镜评估小肠。结肠炎确诊需结肠镜检查并取活检,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结肠壁增厚。血液检测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
感染性肠炎以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为主,需补充电解质。结肠炎中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严重者用英夫利西单抗。克罗恩病可能需肠内营养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急性期选择低渣饮食,慢性患者应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恢复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但须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