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情况要做肺部高分辨CT

肺部高分辨CT通常建议在怀疑早期肺间质病变、肺结节性质不明、慢性咳嗽病因未明等情况下进行。主要有肺间质纤维化筛查、肺小结节评估、慢性气道疾病诊断、职业性肺病鉴别、术后肺功能监测等适应症。
当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听诊闻及Velcro啰音时,需考虑间质性肺疾病。高分辨CT可清晰显示网格状影、蜂窝肺等特征性改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典型病例可见胸膜下基底部分布为主的异常影像,配合肺功能检查能明确疾病分期。
对于体检发现的8毫米以上孤立性肺结节,或存在分叶征、毛刺征等恶性征象的结节,高分辨CT能准确分析结节密度、边缘特征及周围血管关系。磨玻璃结节需每3个月复查监测变化,部分实性结节可能需PET-CT进一步评估。长期吸烟者发现多发小结节时更需定期高分辨CT随访。
临床怀疑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慢性气道病变时,高分辨CT可替代传统支气管造影。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马赛克灌注等特征,对囊状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超过普通CT。反复咯血患者通过高分辨CT血管重建还能发现异常血管畸形。
长期接触粉尘、石棉等职业暴露人群出现肺功能下降时,高分辨CT能区分尘肺、石棉肺等不同类型职业肺病。矽肺可见典型圆形小阴影伴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石棉肺则多表现为胸膜斑合并肺基底纤维化。此类检查需结合详细职业史判断。
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随访中,高分辨CT可评估剩余肺组织代偿情况,发现支气管残端瘘等并发症。肺移植术后监测排斥反应时,能早期识别支气管吻合口狭窄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检查时应配合低剂量扫描方案减少辐射损伤。
进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前应去除金属物品,配合呼吸指令确保图像质量。检查后建议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碘过敏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长期随访患者可选择低剂量扫描方案,育龄期女性应确认未妊娠。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接触职业粉尘者应做好呼吸道防护,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