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支架置入术有哪些适应症

气道支架置入术的适应症主要有气道狭窄、气道瘘、气道软化、肿瘤压迫、术后气道重建等。
气道狭窄通常由气管结核、外伤后瘢痕形成或长期气管插管导致,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音等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良性狭窄或恶性狭窄,可考虑放置金属或硅胶支架扩张气道。临床常用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气管食管瘘或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可能出现呛咳、肺部感染等症状。支架置入能封闭瘘口,常用覆膜支架防止分泌物渗漏。术前需评估瘘口位置,术后需禁食并配合胃肠减压。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化或肺移植后气道塌陷时,支架可提供力学支撑。选择柔韧性好的裸支架保留黏液清除功能,需定期支气管镜清理分泌物,避免支架移位。
肺癌、甲状腺癌等外压性狭窄导致窒息风险时,急诊支架置入可迅速解除梗阻。恶性狭窄宜选用放射性粒子支架或药物涂层支架,同时需联合放化疗控制肿瘤进展。
气管切除吻合术后为防止吻合口狭窄,可临时放置可吸收支架。隆突成形术等复杂手术后,定制Y型支架能维持气道解剖结构,通常3-6个月后评估移除。
术后需避免剧烈咳嗽和颈部过度活动,定期复查支气管镜观察支架位置及肉芽增生情况。出现咯血、发热等异常应及时就诊,长期置入者需注意支架再狭窄可能。饮食宜清淡,保持环境湿度,必要时使用祛痰药物帮助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