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型肺癌

关键词: #肺癌
关键词: #肺癌
周围型肺癌是指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部位的肺癌,属于原发性肺癌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肺外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周围型肺癌主要有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等病理类型,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腺癌是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多见于女性及非吸烟人群。肿瘤常位于肺外周,生长相对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腺癌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部分患者可检测到EGFR、ALK等驱动基因。诊断需结合胸部CT、穿刺活检等检查。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治疗、化疗等,常用药物有吉非替尼片、克唑替尼胶囊、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等。
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肿瘤多位于肺门附近,但也可发生于肺外周。鳞癌生长速度中等,易发生中央坏死形成空洞。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诊断需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治疗以手术为主,中晚期可联合放疗、化疗,常用药物有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
大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早期即可发生转移。肿瘤体积通常较大,影像学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肿块。患者症状出现较晚但进展快,可能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治疗以手术结合放化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差,常用化疗药物包括依托泊苷注射液、卡铂注射液等。
小细胞癌虽然多见于中央型肺癌,但也可表现为周围型。该类型恶性程度最高,生长极快,早期即可发生广泛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副肿瘤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治疗以化疗和放疗为主,手术机会较少,常用药物有依托泊苷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
周围型肺癌还包括腺鳞癌、肉瘤样癌等少见类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各有特点。部分良性病变如结核球、炎性假瘤等也可能表现为肺外周结节,需通过病理检查鉴别。近年来,低剂量CT筛查提高了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为手术根治创造了条件。
对于疑似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吸入,注意职业防护,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