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会误诊肺炎和肺癌吗

CT检查可能会误诊肺炎和肺癌,但概率较低。误诊通常与技术因素、病灶特征或影像解读差异有关。
CT检查是诊断肺炎和肺癌的重要手段,其高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肺部病变。多数情况下,典型肺炎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或实变影,边界模糊;典型肺癌则多呈分叶状结节或肿块,可能伴有毛刺、胸膜凹陷等特征。这些典型表现通常能准确区分。但早期肺癌或特殊类型肺炎可能影像特征不典型,例如部分肺炎可表现为孤立性结节,与肺癌相似;而某些肺癌如贴壁型腺癌可能呈现磨玻璃样改变,易被误认为炎症。此外,患者检查时呼吸运动、设备分辨率限制或扫描层厚过厚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判断。
少数情况下,肺结核、真菌感染等肺部疾病可能同时具备炎症和肿瘤的影像特征,导致误诊。例如结核球可能被误认为肺癌,而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肿块样改变易与肿瘤混淆。对于微小病灶或位置特殊的病变,如靠近纵隔或胸膜的病灶,CT也可能因部分容积效应产生伪影。临床医生需结合肿瘤标志物、痰检、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等进一步验证。
若CT报告与临床症状不符,建议在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薄层CT复查、PET-CT检查或病理活检。日常应避免吸烟、接触粉尘等肺部刺激因素,出现持续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