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水过多原因

关键词: #烧伤
关键词: #烧伤
烧伤后水疱过多通常由组织液渗出增加、炎症反应加剧或继发感染引起。烧伤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疱,若合并细菌感染或深度烧伤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水疱增多或延迟愈合。
浅二度烧伤时,表皮与真皮分离形成水疱,疱液主要含血浆蛋白和电解质。此时水疱数量与烧伤面积、热源接触时间直接相关,高温或化学物质灼伤常导致密集小水疱。正确处理方式是用无菌针头从边缘穿刺引流,保留疱皮保护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深二度及以上烧伤可能出现延迟性水疱,伤后24-48小时仍持续产生新水疱,这与真皮层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持续释放有关。此类情况需警惕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感染,临床表现为水疱液浑浊、周围红肿热痛。需彻底清创后使用银离子敷料,必要时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削痂植皮。
烧伤后应避免自行挑破水疱或涂抹偏方,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交替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摄入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创面修复,若水疱超过体表5%或伴发热寒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