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怎么回事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主动脉缩窄可能由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马方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外科手术切除、人工血管置换等方式治疗。
胎儿期主动脉发育异常导致局部狭窄,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孕期环境暴露有关。典型表现为上肢血压升高伴下肢脉搏减弱,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确诊需依靠心脏超声或CT血管成像,新生儿期可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儿童期可选择球囊扩张术或切除狭窄段后端端吻合。
出生后动脉导管未正常闭合可能牵拉主动脉形成局限性狭窄。患者常有差异性紫绀和连续性杂音,可能伴随肺动脉高压。治疗需先处理未闭的动脉导管,可采用吲哚美辛片促进导管闭合,必要时行导管结扎术,后续再评估是否需要处理继发的主动脉狭窄。
自身免疫性炎症导致主动脉壁增厚狭窄,好发于青年女性。活动期表现为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伴发热和肢体无力。急性期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顽固病例可联合环磷酰胺片,慢性期狭窄严重者需行血管重建手术。
假腔压迫真腔形成继发性狭窄,常见于高血压患者。突发撕裂样胸痛伴双侧血压不对称是典型表现,可能合并脏器缺血。紧急处理需静脉泵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控制血压和心率,StanfordA型夹层需急诊行升主动脉置换术。
结缔组织缺陷导致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形成弥漫性狭窄。患者多具有蜘蛛指、晶状体脱位等体征,可能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主动脉压力,定期监测主动脉直径,根部扩张超过5厘米时需行Bentall手术。
主动脉缩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术后患者需终身随访,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观察有无再狭窄或动脉瘤形成。出现头痛、下肢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