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小儿狂犬病要怎么治疗呢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陪伴者
6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小儿狂犬病需立即就医并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几乎100%致命,故暴露后预防是关键。

1、伤口处理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家长需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深部伤口需由医生彻底清创,避免缝合以降低病毒扩散风险。伤口处理能有效减少病毒载量,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

2、疫苗接种

暴露后需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我国采用五针法程序,分别于第0、3、7、14、28天肌肉注射。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目前常用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等。即使已过24小时仍应接种,疫苗接种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

3、免疫球蛋白注射

三级暴露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剂量按体重计算。该制剂能快速中和病毒,与疫苗联合使用可弥补疫苗起效前的免疫空白期。注射前需做皮试,过敏者需脱敏处理。

4、重症监护治疗

若已出现恐水、怕风等狂犬病症状,需在ICU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镇静镇痛(如咪达唑仑注射液)、控制痉挛(如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此时治疗仅能缓解痛苦,无法逆转病情进展。

5、暴露前预防

高风险儿童(如兽医家庭)可提前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作为基础免疫。被咬伤后只需加强2针,且无须使用免疫球蛋白。宠物犬猫应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家长发现儿童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记录动物特征并联系疾控中心。治疗期间保持伤口干燥,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发热、头痛等异常。所有暴露病例均需全程规范接种疫苗,即使动物10日后仍存活也不可中断治疗。日常应教育儿童远离陌生动物,被咬伤后及时告知家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