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症状究竟有哪些呢

小儿腹泻的症状主要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发热、呕吐、脱水等。腹泻通常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
小儿腹泻时排便次数明显超过日常水平,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感染性腹泻多伴随急迫感,非感染性腹泻可能呈现间歇性发作。家长需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若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血便应及时就医。治疗可选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
典型表现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或黏液便,轮状病毒性腹泻常见白色米汤样便。细菌性感染可能出现脓血便,乳糖不耐受可见泡沫状酸臭粪便。家长需观察粪便颜色和杂质,采集2小时内新鲜样本送检。临床常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进行对症治疗。
约半数感染性腹泻患儿出现38-39℃发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持续高热。发热多出现在腹泻初期,常伴随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家长应每4小时监测体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胃肠功能紊乱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少量多次喂水。必要时使用盐酸昂丹司琼口崩片、多潘立酮混悬液等止吐药物。
根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皮肤弹性降低等表现判断脱水程度。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治疗。家长需观察患儿哭时有无眼泪、口唇是否干燥、囟门是否凹陷。补液治疗首选低渗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住院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小儿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腹泻缓解后逐渐恢复常规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警示症状,家长须立即带孩子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