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状腺穿刺检查

关键词: #甲状腺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穿刺检查是一种通过细针抽取甲状腺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学诊断的微创检查方法,主要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
甲状腺穿刺检查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医生使用直径小于1毫米的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抽取少量细胞或组织。抽取的样本会经过固定、染色等处理,由病理科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判断结节性质。该技术对囊实性结节、微小钙化灶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有效区分良恶性病变。
当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具有可疑恶性特征时需进行穿刺,包括结节直径超过10毫米、纵横比大于1、边缘不规则、内部血流丰富或伴有微钙化等。对于有甲状腺癌家族史、颈部放射线暴露史等高危人群,即使结节较小也可能需要穿刺。部分甲状腺炎患者为明确诊断也可能接受该检查。
检查前需完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基础评估。操作时患者仰卧颈部过伸位,超声定位后局部消毒麻醉。医生根据结节位置选择穿刺路径,通常采用22-25G细针快速穿刺3-5次获取样本。整个过程约10-15分钟,术后需按压穿刺点15分钟防止血肿形成。
病理报告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将结果分为6类:Ⅰ类为标本不满意需重复穿刺;Ⅱ类为良性结节;Ⅲ类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病变;Ⅳ类为滤泡性肿瘤;Ⅴ类为可疑恶性;Ⅵ类为确诊恶性。其中Ⅲ-Ⅴ类结果可能需要结合基因检测或手术切除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颈部过度活动,观察有无颈部肿胀、疼痛加剧等异常。极少数可能出现局部血肿、声音嘶哑或感染等并发症。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评估风险。检查结果需由内分泌科或甲状腺外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穿刺或手术切除确诊。
接受甲状腺穿刺检查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日常注意观察颈部有无新发肿块或原有结节快速增大,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饮食上保证适量碘摄入,限制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的过量食用。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影响甲状腺功能。若出现检查后持续疼痛、发热或声音改变应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