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神经性贪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干预、行为矫正、家庭支持等。神经性贪食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社会文化影响、神经递质紊乱、家庭环境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反复暴食后采取催吐或过度运动等补偿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是核心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对体型和体重的错误认知,建立规律的进食习惯。人际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冲突,减少因情绪波动引发的暴食行为。部分患者需配合辩证行为治疗以调节情绪管理能力。
氟西汀胶囊可作为一线药物调节5-羟色胺水平,减少暴食发作频率。托吡酯片对抑制食欲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感觉异常等副作用。对于共病焦虑或抑郁者,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注册营养师需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逐步恢复三餐规律性,避免饥饿引发的暴食冲动。重点补充因催吐丢失的钾、钙等电解质,可适量增加香蕉、低脂乳制品等食物。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监测进食模式和营养状况。
建立替代行为清单如散步、绘画等,在暴食冲动出现时转移注意力。采用延迟满足技术,将暴食行为推迟15分钟以降低实施概率。逐步减少催吐频率,从每天记录呕吐次数开始设定递减目标。
家庭成员需避免对患者体型或进食行为的批评性评价,营造非压力性就餐环境。参与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共同制定监督计划。家长可协助管理高危食品存放,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控制引发逆反心理。
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温和运动如瑜伽或快走,避免过度运动作为补偿行为。规律监测体重波动范围,每周增减不宜超过1公斤。建议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零食的可得性。出现电解质紊乱症状如心悸或肌无力时需及时就医。长期随访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建议每3个月复查心理状态和营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