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骨及面部软组织的异常增生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常见类型有牙龈瘤、舌癌、唾液腺肿瘤、颌骨囊肿等,病因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有关,典型症状表现为口腔溃疡长期不愈、肿块、疼痛、牙齿松动或面部畸形。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表现多为黏膜白斑、红斑或微小溃疡,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局部硬结、出血、麻木感或吞咽困难。恶性肿瘤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颌骨肿瘤可导致骨质膨隆、牙齿移位或病理性骨折。部分唾液腺肿瘤表现为耳前或颌下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但可能恶变。
诊断需结合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口腔内窥镜可观察黏膜病变细节,CT或MRI能评估肿瘤范围与骨质破坏情况,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性质与分期,良性肿瘤多采用手术完整切除,恶性肿瘤需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术后可能需皮瓣修复或种植牙恢复功能。
预防口腔颌面部肿瘤需戒烟限酒、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避免过烫饮食与尖锐食物刺激黏膜,及时治疗龋齿和残根残冠。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有助于降低相关口咽癌风险。出现口腔黏膜异常超过两周不愈、不明原因肿块或持续疼痛时,应尽早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或肿瘤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