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20次浏览

关键词: #食管炎 #药物

药物性食管炎可通过调整用药方式、口服黏膜保护剂、抑酸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药物性食管炎通常由药物局部刺激、胃酸反流侵蚀、食管黏膜屏障受损、药物过敏反应、长期服用高风险药物等因素引起。

1、调整用药方式

服药时保持直立姿势并用足量温水送服,避免卧位服药或干吞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多西环素片等高风险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片剂过大时可咨询医生更换为颗粒剂或液体剂型。

2、口服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可在食管黏膜形成保护层。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能促进黏膜修复,缓解烧灼感。使用前需排除铋剂过敏史,避免与抑酸药同服影响效果。

3、抑酸治疗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法莫替丁片等H2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轻中度病例。抑酸疗程通常需4-8周,严重者需联合胃动力药。

4、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喷洒康复新液可促进溃疡愈合,狭窄部位可行球囊扩张术。出血性病变可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止血。术后需禁食6-8小时并继续抑酸治疗。

5、手术治疗

食管穿孔或顽固性狭窄需行食管部分切除术,术后留置鼻饲管。胃底折叠术适用于合并严重反流者。术前需停用抗凝药物并评估心肺功能。

治疗期间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酸性及坚硬食物。戒烟戒酒并控制夜间反流,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长期服用高风险药物者需监测食管功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加重或呕血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