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疼发烧是怎么回事

耳朵疼发烧可能由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大疱性鼓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用药、退热镇痛、耳部清洁、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
急性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发病时鼓膜充血膨隆,婴幼儿可能伴随抓耳、哭闹等行为。
外耳道炎可能与挖耳损伤或污水入耳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耳廓牵拉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冰片滴耳液等药物。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洁。
鼓膜炎可能与感冒或气压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耳痛、耳鸣、耳胀满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急性期可能出现鼓膜表面血管扩张或血疱形成。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鼻病毒或腺病毒引起,通常伴随咽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耳部不适多因咽鼓管功能紊乱导致鼓室负压所致。
大疱性鼓膜炎可能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耳痛、血性耳漏、听力减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片、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检查可见鼓膜表面出现紫红色血疱,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
出现耳朵疼发烧症状时需避免自行掏耳或压迫耳部,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缓解咽鼓管压力。儿童患者应避免平躺喂奶,哺乳时需保持头部抬高体位。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耳部热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耳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耳流脓、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