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肺炎比较快的办法

关键词: #肺炎
关键词: #肺炎
小儿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氧疗、雾化吸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损伤、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寒冷。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分散片。发热超过38.5℃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但须避免与同类药物联用。用药期间家长需记录药物不良反应,严禁自行调整剂量。
当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时,需及时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2%以上。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气分析,避免氧中毒。对重症病例可能需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减轻气道炎症,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能有效分解黏稠痰液。每次雾化时间10-15分钟,每日2-3次,雾化后协助拍背排痰。选择压缩式雾化器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器,使用后需清洁面部并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
对合并肺脓肿、脓胸等并发症者,可能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清除脓液。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或反复同一部位感染者,后期可考虑肺叶切除术。手术前后需加强营养支持,使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患儿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幼儿可适量增加瘦肉泥、蒸蛋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复发迹象,按医嘱定期复查胸片,疫苗接种需推迟至完全康复后2周。保持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