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胃炎怎么调理

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当休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肠胃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西蓝花、胡萝卜等煮软的蔬菜可补充维生素,但需避免粗纤维过多的食材。
腹泻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应超过平常,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茶或稀释的果汁。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补水。婴幼儿及老年人更需注意预防脱水。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缓解痉挛疼痛。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精神紧张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情绪。
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诺氟沙星胶囊针对革兰阴性菌感染,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菌群平衡。呕吐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片,但须严格遵循医嘱。
中医认为肠胃炎多属脾胃湿热,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化湿和中,或葛根芩连片清热止泻。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温补脾胃。恢复期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中药。
肠胃炎恢复期间需持续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复发。慢性肠胃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