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关节炎怎么止痛

关键词: #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
慢性骨关节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止痛。慢性骨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退化、炎症反应、肥胖、关节劳损、遗传等因素引起。
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适用于轻中度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黏膜损伤,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疼痛伴随晨僵时,可联合使用外用贴剂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玻璃酸钠注射液通过补充关节滑液改善润滑功能,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可快速控制急性炎症。注射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每年不超过3-4次。适用于关节间隙狭窄明显的患者,可能暂时出现注射部位胀痛。
超短波治疗仪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每周2-3次,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增强效果。居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温度不超过50℃,每次15-20分钟。体重超标者需结合减重运动。
独活寄生汤加减可祛风除湿,雷公藤多苷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针灸选取犊鼻、阳陵泉等穴位,配合艾灸温通经络。中药熏蒸选用伸筋草、透骨草等药材,水温维持在40℃。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海鲜。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适用于增生滑膜导致的顽固性疼痛,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终末期关节畸形。术后需进行6-8周康复训练,使用助行器避免过早负重。手术适应证包括夜间静息痛持续3个月以上且保守治疗无效。
日常建议控制体重至BMI<24,减少爬楼梯和蹲起动作,选择泳池行走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使用防滑垫和扶手等居家辅助器具,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定期复查X线评估关节间隙变化,疼痛评分持续超过2周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