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急性肠胃炎有哪些症状

孕妇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可能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孕妇因免疫力变化更需警惕症状加重。
孕妇急性胃肠炎早期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呕吐反应,需与妊娠剧吐鉴别。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无法进食,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需及时补液纠正。
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是典型表现,伴随水样或糊状腹泻,每日可达10余次。肠鸣音亢进明显,但孕妇应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以免掩盖病情。若出现血便或黏液便,需排除细菌性痢疾等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可能出现38℃左右发热,伴随寒战、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孕妇基础代谢率增高,持续发热可能诱发宫缩,需监测胎心变化。乏力症状较普通患者更显著,与脱水及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频繁吐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严重时出现眼窝凹陷、血压下降。孕妇血容量较常人增加50%,脱水更易引发循环障碍,可口服补液盐Ⅲ预防,必要时静脉补液。
钾、钠等电解质流失可能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孕妇低钾血症可能诱发子宫收缩。需通过血生化检查评估,纠正时需控制补钾速度,避免高氯性酸中毒。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者需警惕低钠血症引发的抽搐。
孕妇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米汤,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腹泻。注意观察胎动变化,若出现阵发性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优先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禁用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日常需加强食品卫生,生熟分开处理,避免进食生冷、隔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