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韧带损伤怎么治疗

肩韧带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肩韧带损伤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改变、运动损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三角巾或支具固定肩关节2-3周,避免韧带二次损伤。固定期间可做握拳等远端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初期避免提重物及大幅度外展动作。
损伤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40℃左右热毛巾每日敷3-4次,配合轻柔按摩帮助组织修复。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调整温度。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紧张。药物使用不超过1周,需警惕胃肠道反应。
超声引导下PRP注射可促进韧带修复,冲击波治疗能缓解慢性疼痛。恢复期采用中频电刺激维持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从钟摆运动逐步过渡到弹力带抗阻练习,整个过程需6-8周。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需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常用自体半腱肌肌腱或异体肌腱移植。术后需佩戴外展支具4-6周,严格遵循康复计划,术后6个月方可恢复剧烈运动。高龄患者可考虑韧带修补术。
恢复期间保持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康复训练后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羽毛球、网球等需要挥拍的动作。睡眠时在患侧肩下垫软枕保持中立位,定期复查评估韧带愈合情况。如出现夜间持续性疼痛或关节卡压感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