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肠癌的症状区别

肛肠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3次浏览

关键词: #肠息肉 #息肉

肠息肉与肠癌的症状区别主要体现在便血性质、腹痛规律、排便习惯改变程度及全身症状等方面。肠息肉多表现为间歇性无痛便血、排便后腹痛缓解、偶发腹泻;肠癌则常见持续性黏液脓血便、进行性加重的腹部隐痛、顽固性便秘与腹泻交替、消瘦贫血等全身消耗症状。

1、便血特征

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多为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出血量较少且呈间歇性发作,可能与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有关。肠癌便血常表现为暗红色血液与黏液混合,出血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因肿瘤组织坏死侵及血管导致。

2、腹痛特点

肠息肉腹痛多发生在排便时或排便后,呈阵发性钝痛,排便后多能自行缓解。肠癌腹痛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绞痛,夜间加重且与排便无关,随着肿瘤浸润可放射至腰背部。

3、排便改变

肠息肉可能引起短暂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但很少造成粪便形态改变。肠癌患者常见进行性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便变细呈铅笔状,伴随明显里急后重感。

4、伴随症状

肠息肉通常不引起全身症状,偶有较大息肉可能导致轻度贫血。肠癌患者多出现进行性消瘦、乏力、低热等消耗症状,晚期可触及腹部包块并发生肠梗阻

5、疾病进展

肠息肉症状相对稳定,可能长期无变化。肠癌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从早期轻微不适到晚期恶病质通常经历数月到两年不等,部分腺瘤性息肉可能恶变为癌。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长期高脂饮食者。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食用,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排便异常应及时消化科就诊。肠息肉患者应每1-3年复查肠镜,肠癌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完成放化疗及随访监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