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一吃药就恶心呕吐怎么办

婴儿一吃药就恶心呕吐可通过调整喂药方式、更换药物剂型、少量多次给药、选择合适喂药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婴儿吃药后恶心呕吐可能与药物刺激、喂药姿势不当、胃肠功能较弱、药物过敏、疾病本身症状等因素有关。
喂药时可将婴儿头部抬高30度,使用滴管或喂药器沿颊黏膜缓慢注入药物,避免直接刺激舌根。喂药后轻拍背部帮助吞咽,不要立即平躺。选择水果味药物或混入少量果汁改善口感,但需注意果汁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片剂可研磨后溶于温水,胶囊药物可咨询医生能否拆开服用。优先选择口服溶液、混悬液等现成液体剂型,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避免使用颗粒剂或咀嚼片等需要口腔停留的剂型。
将单次剂量分成2-3次间隔10分钟服用,每次给药后观察反应。使用1毫升注射器精确控制给药量,避免一次性给药过多刺激胃部。服药后可喂少量母乳或配方奶缓解药物异味。
避免在婴儿哭闹或刚进食后立即喂药,选择两次喂奶之间或睡醒后安静状态时给药。胃动力药物建议餐前30分钟服用,抗生素类需与奶制品间隔2小时。记录呕吐发生时间以调整后续给药时段。
反复呕吐伴随发热、嗜睡、尿量减少需排除脑膜炎、肠梗阻等急症。药物过敏会出现皮疹、面部肿胀,应立即停用并急诊处理。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医生可能改用栓剂或静脉给药,如蒙脱石散、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替代治疗。
家长需注意观察呕吐物性状,记录呕吐频率与用药时间关系。喂药前检查药物是否变质,冷藏药物需恢复至室温。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呕吐后可用棉签沾温水擦拭。6个月以上婴儿服药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性呕吐物需紧急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