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引起鼻炎鼻塞

儿童感冒引起鼻炎鼻塞通常由病毒感染引发鼻黏膜炎症导致,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热敷鼻部、使用鼻喷激素、口服抗组胺药、鼻腔减充血剂等方式缓解。感冒合并鼻炎可能与鼻腔结构异常、过敏体质、免疫力低下、腺样体肥大、细菌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脓涕、嗅觉减退、睡眠呼吸不畅等症状。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冲洗鼻腔,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适合3岁以上儿童,每日2-3次,冲洗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呛咳。若合并中耳炎或鼻出血应暂停使用。
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鼻梁和额窦处5-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配合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每日重复进行3-4次。注意温度避免烫伤,急性鼻窦炎伴发热时禁用。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适用于持续鼻塞超过1周或过敏体质患儿,建议晨起使用,连续用药不超过1个月。使用后需清洁喷嘴避免真菌感染。
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可缓解鼻痒和喷嚏症状。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感冒的儿童,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应避免与柑橘类果汁同服。2岁以下婴幼儿须遵医嘱调整剂量。
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能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6岁以下儿童建议选择浓度0.05%剂型,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反跳性鼻充血。高血压患儿慎用。
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和毛绒玩具。饮食上增加猕猴桃、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避免冷饮刺激呼吸道。若鼻塞伴随持续发热、面部胀痛或耳朵不适,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窦炎或中耳炎。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改善通气,新生儿鼻塞须用专用吸鼻器清理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