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病毒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需及时隔离治疗。
腮腺肿痛是病毒性腮腺炎最典型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垂下方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压痛,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肿胀通常持续5-7天逐渐消退。家长需避免让儿童进食刺激性食物,可用温毛巾热敷缓解疼痛。
患儿可能出现38-39℃的中低度发热,持续3-5天,部分伴有寒战。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适当补充水分,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
病毒毒素吸收可引发全身症状,表现为前额或双侧太阳穴胀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患儿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可轻柔按摩太阳穴帮助缓解。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睾丸炎、胰腺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腹痛、呕吐或意识改变。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热解毒。肿胀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片减轻炎症。患病期间需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餐具毛巾单独消毒,多饮温水保持口腔清洁。
患儿应单独居住通风房间,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和门把手。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避免酸性果汁。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免疫力,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睾丸肿胀、持续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