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骨科编辑 医路阳光
18次浏览

关键词: #颈椎 #生理

颈椎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7块椎骨构成,具有支撑头部、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参与头部运动等生理功能。颈椎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椎体、椎弓、椎间孔、横突孔等,生理特点包括活动范围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等。

1、椎体

颈椎椎体较小,呈椭圆形,上下两面平坦。椎体前缘略低,后缘略高,形成生理性前凸。椎体之间通过椎间盘连接,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具有缓冲震荡和增加活动度的作用。第一颈椎又称寰椎,没有椎体,呈环形结构,与颅骨的枕骨髁形成寰枕关节,使头部能够进行点头运动。第二颈椎又称枢椎,其椎体向上突出形成齿突,与寰椎前弓形成寰枢关节,使头部能够进行旋转运动。

2、椎弓

颈椎椎弓由椎弓根和椎板组成,椎弓根较短,连接椎体和椎板。椎板较薄,向后延伸形成棘突。颈椎棘突一般较短,末端分叉,第七颈椎棘突较长且末端不分叉,在体表容易触及。椎弓与椎体围成椎孔,各颈椎的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容纳和保护脊髓。椎弓根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切迹形成椎间孔,脊神经和血管由此通过。

3、横突孔

颈椎横突较短,末端分叉形成前结节和后结节。横突根部有横突孔,除第七颈椎外,其他颈椎的横突孔都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横突孔的存在是颈椎区别于其他椎骨的重要特征。椎动脉从第六颈椎横突孔进入,向上穿过各颈椎横突孔,经寰椎横突孔向上进入颅腔,参与脑部供血。横突孔的大小和形态变异可能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

4、关节突关节

颈椎关节突关节由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组成,关节面近似水平位,这种结构使颈椎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关节突关节参与颈椎的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关节囊较松弛,关节腔内有关节滑膜,可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关节突关节退变可能导致骨关节炎,引起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关节突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维持。

5、韧带结构

颈椎的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等。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方,限制颈椎过度后伸。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椎体后方,限制颈椎过度前屈。黄韧带连接相邻椎板,具有弹性,可维持颈椎直立姿势。韧带结构对维持颈椎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韧带损伤或松弛可能导致颈椎不稳。随着年龄增长,韧带可能出现退变和钙化,影响颈椎活动度。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过久。工作学习时可定时活动颈部,进行颈部伸展运动。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保持颈椎自然生理曲度。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颈椎稳定性,预防颈椎病发生。如出现颈部疼痛、头晕、上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