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主要有反应差、喂养困难、体温异常、皮肤改变、呼吸异常等。新生儿败血症是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起的全身感染,需及时识别干预。
患儿表现为嗜睡或烦躁交替,对刺激反应迟钝,哭声微弱或尖锐。可能与细菌毒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需警惕伴随肌张力低下或惊厥。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家长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吸吮力减弱、拒奶或呕吐,常伴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因病原体释放内毒素抑制胃肠蠕动,严重时可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暂停经口喂养改用静脉营养,配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药物控制感染。
约半数患儿出现发热,早产儿更易表现为体温不升。体温波动与细菌代谢产物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相关,可能伴随四肢冰凉、皮肤花纹。需采用暖箱维持中性温度,避免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
皮肤苍白、发绀或出现瘀点瘀斑,脐部红肿渗液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易引发脓疱疹,B族链球菌可导致蜂窝织炎。局部需消毒处理,全身应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家长应每日观察皮肤变化。
呼吸急促、呻吟或呼吸暂停,与酸中毒、肺出血等并发症相关。革兰阴性菌感染易合并肺炎,胸片可见浸润影。需氧疗支持,严重时需机械通气,配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
家长需密切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保持环境清洁,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母乳喂养可增强免疫力,但母亲发热时应暂停哺乳。任何异常表现均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定期随访血常规和CRP,确保感染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