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期间外阴痒怎么办

恶露期间外阴痒可通过保持清洁、避免刺激、穿透气衣物、使用外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恶露期间外阴痒通常与局部潮湿、感染、过敏、卫生习惯不良、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肥皂或洗液。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肛周细菌污染。恶露量大时可增加清洗频次,但不可过度冲洗阴道内部。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避免用力摩擦。可选择无香型婴儿湿巾临时清洁,但不可替代清水冲洗。
暂停使用卫生护垫,改用纯棉卫生巾并2-3小时更换。禁止盆浴、游泳或性生活。不穿紧身裤、化纤内裤,洗涤用品需漂洗干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可能加重瘙痒。如厕后擦拭应轻柔,有条件可使用冲洗器辅助清洁。
选择全棉宽松内裤,每日更换2-3次。夜间可裸睡保持通风。外裤宜选亚麻、纯棉等透气材质,避免久坐导致局部闷热。洗涤时用60℃以上热水杀菌,阳光下晾晒。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保持会阴部干燥清爽。
真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阴道片。细菌性炎症可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过敏反应需停用可疑物品,配合炉甘石洗剂止痒。所有药物使用前需清洁患处,禁止自行灌洗阴道。用药3天无改善需复诊。
出现分泌物异味、颜色异常、发热或瘙痒加剧时,需妇科检查排除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需进行白带常规、细菌培养等检测。哺乳期用药需告知医生。合并伤口裂开或持续出血需排查宫内残留。治疗期间按医嘱复查,不可擅自停药。
恶露期间需特别注意会阴护理,每日观察恶露量及性状。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有助于创面修复。保持充足睡眠,避免久站久坐。如实施会阴侧切,需采用健侧卧位减轻伤口压力。产后42天需常规复查,期间出现异常瘙痒、疼痛或发热需提前就诊。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使用阴道栓剂或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