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教授罗小平:33年介入路,淬炼 “精准抗癌” 硬功夫

肿瘤教授 罗小平 :33 年介入路,淬炼 “精准抗癌” 硬功夫
从医近 40 年,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 33 年,主刀各类介入手术超 2 万例次,其中疑难病例 8000 余例…… 自贡高新肿瘤医院五病区主任、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罗小平 ,用一根细细的导管,在肿瘤治疗的 “针尖战场” 上,为无数患者搭建起 “生命通道”。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介入放射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他始终坚持 “精准微创” 的治疗理念,用技术与责任,成为西部肿瘤介入领域的 “领路人”。

33 年介入路,淬炼 “精准抗癌” 硬功夫
“介入治疗是‘针尖上的艺术’,每一步操作都要像雕刻家一样,稳、准、细。” 罗小平常说。1990 年,他开始涉足介入放射学领域,从最初的血管造影到如今的实体肿瘤微创精细介入治疗 ,33 年的临床实践,让他的技术达到了 “炉火纯青” 的境界。在自贡高新肿瘤医院,罗小平的门诊总是排满了来自重庆及西部地区的患者。“很多患者都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截至目前,罗小平主刀的介入手术覆盖复杂性布 - 加氏综合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复杂性胆道支架成形术 等多个领域,其中疑难手术占比超 40%,手术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
微创技术为刃,破解肿瘤治疗 “难局”
“传统肿瘤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而介入治疗通过‘局部精准打击’,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功能。” 罗小平介绍,他擅长的实体肿瘤微创精细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栓塞剂直接送达肿瘤病灶,不仅提高了药物疗效,还减少了全身副作用。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罗小平的团队创新采用 “介入 + 靶向 + 免疫” 的综合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他说,“微创介入不是‘姑息治疗’,而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深耕科研,让介入治疗更有 “底气”
“临床是科研的源泉,科研是临床的支撑。” 罗小平始终坚持 “临床 - 科研 - 临床” 的转化路径。他主持市教委、市卫生局项目各 1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32 篇,其中 CSCD 核心库论著 11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著 10 篇,研究成果多次获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作为首版《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的参编者,罗小平的科研工作始终聚焦临床痛点。“我们的研究旨在解决介入治疗中的‘卡脖子’问题,比如如何提高肿瘤病灶的药物递送效率,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 他说,“科研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是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从医近 40 年,罗小平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微创介入技术为肿瘤患者打开 “生命通道”。他说:“肿瘤不是终点,我们要做的是帮患者找回生活的勇气。” 作为西部肿瘤介入领域的 “领路人”,他用技术与责任,诠释了 “大医精诚” 的内涵,为介入医学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