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为什么要测量骨盆

怀孕期编辑 医言小筑
144次浏览

关键词: #怀孕 #孕期

怀孕期间测量骨盆主要是为了评估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安全性。骨盆测量有助于判断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主要影响因素有骨盆入口横径、骨盆出口前后径、骶骨形态、耻骨弓角度以及坐骨结节间径。

1、骨盆入口横径

骨盆入口横径是两侧髂耻线之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为25-28厘米。该数值过小可能导致胎头入盆困难,增加剖宫产概率。临床常用外测量法初步评估,必要时结合X线或三维CT精确测量。若发现明显狭窄,需提前制定分娩计划。

2、骨盆出口前后径

骨盆出口前后径指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的距离,正常值≥11.5厘米。该径线过短会影响胎头娩出,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测量时需注意骶骨末端的弯曲度,异常弯曲可能造成出口性难产产科医生会根据测量结果建议分娩体位调整。

3、骶骨形态

骶骨过度前凸或扁平化会改变产道曲度,影响胎头旋转机制。典型的骶骨形态异常包括钩型骶骨和直型骶骨,可能使胎儿下降受阻。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此类问题,必要时需采用产钳助产或改变分娩姿势。

4、耻骨弓角度

正常耻骨弓角度为90-100度,角度过小会使出口横径缩短。测量时需评估耻骨联合的柔韧度,妊娠期松弛素分泌可能改善角度。但严重狭窄合并胎头过大时,仍可能发生肩难产,需提前预警并准备应急方案。

5、坐骨结节间径

坐骨结节间径反映中骨盆横径,正常值≥8厘米。该径线狭窄会导致胎头内旋转困难,是持续性枕横位的常见诱因。测量多采用马丁骨盆测量器,结合临床判断胎儿大小与骨盆的匹配度,对巨大儿孕妇尤为重要。

建议孕妇在妊娠28-32周完成初次骨盆测量,高危孕妇需重复评估。日常可进行骨盆倾斜运动改善柔韧性,但禁止自行尝试扩张骨盆的操作。若发现骨盆狭窄应定期监测胎儿体重增长,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胎儿过大。分娩前应与产科医生充分沟通测量结果,共同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必要时提前预约手术团队。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也有助于降低头盆不称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