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脏病的症状

孕妇心脏病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胸痛、水肿和晕厥等症状。心脏病在妊娠期间可能由妊娠期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肌病或心律失常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评估。
心悸是孕妇心脏病常见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心前区不适。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导致生理性心跳加速,但若伴随头晕或胸痛需警惕病理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缺血性心脏病有关,可通过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孕妇出现心悸时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呼吸困难在妊娠中晚期较常见,但休息时仍感气促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考虑心功能不全。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肺淤血,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二尖瓣狭窄或围产期心肌病患者更易发生,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建议孕妇采取半卧位休息,限制钠盐摄入。
胸痛可能是心肌缺血或心包炎的表现,疼痛性质包括压迫感、刺痛或烧灼感。妊娠期冠状动脉痉挛或主动脉夹层虽罕见但危险,尤其有高血压或马凡综合征病史者。需立即排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避免延误治疗。孕妇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下肢水肿在妊娠期较普遍,但对称性水肿进展至大腿或伴颈静脉怒张提示心力衰竭。妊娠期血液稀释和静脉回流受阻可加重水肿,需与子痫前期鉴别。建议抬高下肢休息,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超过1公斤需就医。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
晕厥可能由心律失常或心输出量骤降引起,妊娠期血管扩张和体位性低血压可诱发。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心肌病孕妇风险更高,需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避免长时间站立和快速体位变化,发生晕厥后需平卧并检查胎心监护。
孕妇出现心脏病症状均需尽早就医,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和胎心监护。保持低盐饮食和适度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睡眠时建议左侧卧位改善循环,严格遵医嘱用药并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妊娠合并心脏病需产科和心内科联合管理,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分娩方式和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