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全身强直性痉挛和呼吸暂停。该病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就医。
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咀嚼肌痉挛导致的牙关紧闭,表现为无法张口或吸吮困难。这是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脑干运动神经元所致。伴随症状包括喂养困难、流涎,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临床需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
特征性面部肌肉痉挛形成苦笑面容,表现为眉弓上抬、口角外咧、前额皱褶。这种特殊表情由面肌持续性收缩引起,可能伴有眼睑痉挛或吞咽困难。需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必要时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痉挛。
躯干及四肢伸肌强直引发角弓反张,患儿背部呈弓形反张,头部后仰,四肢僵硬。发作时可能伴有高热、大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护理时应采用侧卧位,监测生命体征,可配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缓解肌肉强直。
全身骨骼肌阵发性强直痉挛是疾病进展期表现,轻微刺激即可诱发抽搐。发作时患儿意识清醒但呼吸肌可能受累,需备好气管插管设备。治疗需联合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人破伤风抗毒素,同时给予哌替啶注射液镇痛。
严重病例因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出现呼吸暂停,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立即进行机械通气。此阶段易合并肺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应加强抗感染治疗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需在重症监护室接受隔离护理,保持环境黑暗安静。恢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喂养应选择鼻饲或静脉营养。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手部消毒,所有器械物品应高压灭菌。疫苗接种是根本预防措施,孕妇产前需完成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