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峡炎是什么病

小儿咽峡炎是指发生在儿童咽峡部位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该病主要表现为咽峡部充血、疱疹或溃疡,伴有发热、咽痛、拒食等症状。
柯萨奇病毒A组是小儿咽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腺病毒、埃可病毒等也可致病。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咽峡部黏膜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患儿可能出现突发高热、咽部剧痛,检查可见软腭及悬雍垂周围散在灰白色疱疹。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导致咽峡炎,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患儿除咽痛外常伴扁桃体化脓、颌下淋巴结肿痛,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性咽峡炎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同时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家长需观察患儿有无皮疹、关节肿痛等风湿热前期表现。
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更易发生反复咽峡炎。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削弱局部黏膜防御能力。这类患儿发病时症状往往较重,病程迁延,可能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等。治疗需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免疫功能评估。
空气污染、被动吸烟、干燥寒冷等环境因素可损伤咽部黏膜屏障。患儿表现为反复咽部不适、干咳,咽峡部呈慢性充血状态。改善居室通风、使用加湿器、避免接触二手烟等防护措施比药物治疗更重要。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咽炎喷雾剂,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症状。
过敏性体质儿童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可能引发变应性咽峡炎。特征为咽痒、阵发性呛咳,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增生,但无发热等感染征象。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治疗首选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家长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环境过敏原暴露。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选择流质或软质食物如米汤、蒸蛋,避免酸辣刺激;保证每日饮水量。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患病期间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交叉感染。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表现,提示可能发生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