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都有哪些症状胸下会痛吗

肝病可能引起胸下疼痛,常见症状包括肝区隐痛、腹胀、乏力等。肝病症状主要有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皮肤黄染、尿色加深、下肢水肿等,胸下疼痛可能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
肝脏位于右上腹,肝病早期可能出现肝区隐痛或钝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可能导致肝脏轻微肿大,刺激肝包膜神经引发不适。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闷胀感,在劳累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肝区触诊可能出现压痛,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形态改变。
肝功能受损会影响胆汁分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厌油腻、早饱感,伴随饭后腹胀。肝硬化失代偿期可能出现蛋白质代谢障碍,引发持续食欲不振。这种情况需要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导致巩膜和皮肤黄染,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黄疸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尿液呈现浓茶色。急性肝损伤时黄疸进展较快,慢性肝病则可能出现持续性轻度黄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μmol/L时可见明显黄疸体征。
结合胆红素经肾脏排泄会使尿液颜色变深,呈啤酒色或酱油色。梗阻性黄疸时尿胆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疸以尿胆原升高为主。尿液检查结合肝功能检测有助于鉴别黄疸类型,严重者可能出现陶土样粪便。
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踝部凹陷性水肿。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合并下肢水肿,与门静脉高压和醛固酮代谢异常有关。需要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肝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绝对禁酒并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红霉素肠溶片等。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