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和胆囊炎的区别

肠梗阻与胆囊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胆囊炎则是胆囊的炎症反应。
肠梗阻发生在肠道,包括小肠或大肠,机械性或功能性因素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胆囊炎病变位于胆囊,多由胆囊管梗阻或细菌感染引发,常见于胆囊结石患者。
肠梗阻主要由肠粘连、肠套叠、肿瘤或疝气等机械性阻塞引起,也可因肠麻痹等动力障碍导致。胆囊炎九成以上与胆囊结石相关,少数由细菌感染、胆汁淤积或血管病变诱发。
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伴肠鸣亢进。胆囊炎以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为主,可向右肩放射,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肠梗阻患者腹部可见肠型或蠕动波,触诊有压痛但肌紧张不明显,听诊肠鸣音高亢或消失。胆囊炎患者墨菲征阳性,右上腹肌紧张伴明显压痛,部分可触及肿大胆囊。
肠梗阻诊断依赖腹部X线立位片显示气液平面,CT可明确梗阻部位和原因。胆囊炎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增大、壁增厚或结石,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出现腹痛症状时应禁食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肠梗阻患者需胃肠减压,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需抗感染治疗,两种疾病严重时均需手术干预。日常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饮食,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