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中药治疗名方剂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可采用大承气汤、大陷胸汤、温脾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中药方剂治疗。肠梗阻多由饮食积滞、热结腑实、寒凝气滞、瘀血内阻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方剂,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适用于热结腑实型肠梗阻。该方通过泻热通便缓解肠道梗阻,常见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早期,患者多伴有高热、腹部拒按、舌红苔黄燥等症状。使用需排除肠穿孔、肠坏死等禁忌证,服药后可能出现腹泻等反应。

2、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含甘遂、大黄、芒硝,主治水热互结型肠梗阻。针对腹腔积液合并肠管粘连的情况,可缓解胸胁胀满、呼吸急促等伴随症状。该方泻下力峻猛,年老体弱者慎用,服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温脾汤

温脾汤以附子、干姜、大黄为主药,适用于寒积型肠梗阻。常见于冬季发病或贪凉饮冷后出现的痉挛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喜温、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等虚寒证候。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配合腹部热敷增强疗效。

4、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由桃仁、桂枝、大黄等组成,针对瘀血型肠梗阻。适用于术后肠粘连或外伤后肠蠕动减弱的情况,多见腹痛固定拒按、舌暗紫有瘀斑等血瘀证表现。孕妇及月经期女性禁用该方剂。

5、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包含大黄、牡丹皮、桃仁等药物,适用于肠梗阻合并局部炎症的情况。对早期肠套叠或轻度肠扭转有一定缓解作用,常见发热、右下腹痛等类似肠痈症状。使用期间需密切观察腹痛变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肠梗阻患者治疗期间应严格禁食,待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糯米、板栗等易致胀气的食物。若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或腹膜刺激征,须立即停止中药治疗并急诊处理。定期复查腹部平片评估肠管通畅情况,慢性肠梗阻患者建议每季度进行胃肠功能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