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固定方法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先天性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医生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使用绷带、三角巾等材料进行外固定。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避免过早活动导致移位。常见并发症包括固定松动、皮肤压疮等。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复位后维持固定。采用肩关节外展石膏或肩人字石膏固定4-6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石膏固定需注意观察末梢血运,防止石膏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拆除石膏后需循序渐进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适用于年龄较小、骨折稳定性较好的患儿。可选用预制的肩关节支具,通过调节带维持骨折端稳定。支具固定便于清洁护理,允许有限度的关节活动,减少肌肉萎缩。需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避免皮肤摩擦损伤。
适用于明显移位的不稳定性骨折。在X线引导下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端,术后辅以外固定保护。该方法创伤小、愈合快,但存在针道感染、固定失效等风险。克氏针通常在骨折愈合后4-6周门诊拔除。
适用于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复杂骨折。手术显露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采用钢板螺钉或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康复训练恢复肩关节功能,存在感染、内固定失效、骨骺损伤等手术风险。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后应保持固定体位,避免患肢负重活动。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受伤。如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疼痛加重、感觉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