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糖高低不稳定怎么办

新生儿血糖高低不稳定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监测血糖、静脉输注葡萄糖、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干预。新生儿血糖不稳定通常由早产、感染、母体糖尿病、先天性代谢异常、喂养不足等原因引起。
尽早开奶并按需哺乳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2-3小时需喂养一次,若母乳不足可补充配方奶。喂养不足可能导致低血糖,表现为嗜睡、吸吮无力,需立即就医。家长需记录每次喂养量及时间。
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定期检测足跟血,高危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需首次检测。血糖低于2.6mmol/L为低血糖,高于7mmol/L需警惕高血糖。持续异常需每1-2小时复测,家长需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及采血方法。
严重低血糖需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2ml/kg,后以6-8mg/kg/min速率持续输注。高血糖则需调整输注速率,避免超过12mg/kg/min。静脉治疗期间需每小时监测血糖,防止血糖波动过大导致脑损伤。
顽固性低血糖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或胰高血糖素注射液。高血糖可短期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需严格监测防止低血糖反跳。所有药物均需在新生儿科医师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败血症引起者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先天性代谢异常需特殊配方奶喂养。母体糖尿病导致的新生儿高血糖需逐步调整胰岛素用量,伴随红细胞增多症时可能需部分换血治疗。
家长需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免寒冷刺激加重代谢紊乱。喂养时注意观察有无拒奶、呕吐等异常,定期测量体重增长情况。出院后仍需随访血糖至稳定,携带血糖记录本就诊。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