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内增生怎么处理

支架内增生可通过药物调整、球囊扩张、支架再植入、激光消融、外科手术等方式处理。支架内增生通常与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支架贴壁不良、血栓形成、血管弹性回缩等因素有关,可能表现为胸痛、胸闷、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支架内增生早期可遵医嘱调整抗血小板及抗凝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若合并高脂血症,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或瑞舒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药物调整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血管影像。
对于局限性增生狭窄,可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术。通过球囊导管对增生部位进行机械性扩张,恢复血管通畅性。该操作可能需联合切割球囊或药物涂层球囊,降低再狭窄概率。术后需加强抗凝治疗,密切监测有无血管夹层或穿孔等并发症。
若原支架内严重增生或塌陷,可考虑植入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新型支架多采用西罗莫司或依维莫司涂层,能显著抑制内膜过度增殖。再植入前需评估血管直径与病变长度,选择合适规格的支架。术后需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周期,通常不少于12个月。
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融术适用于钙化性增生病变。通过308nm紫外激光汽化增生组织,同时避免热损伤周围血管。该技术对支架结构无影响,但需配合血栓抽吸防止远端栓塞。术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
对于多支血管弥漫性增生或介入治疗失败者,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绕过狭窄段重建血运。术前需全面评估心功能,术后重点预防桥血管痉挛和吻合口出血。康复期应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
支架内增生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次持续30-50分钟。严格戒烟并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心电图。出现心前区压榨感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复查冠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