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低烧不退是什么原因

小儿感冒低烧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继发细菌感染、护理不当、环境因素有关。感冒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低热持续需警惕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等感染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表现为持续低热伴鼻塞、流涕。此时无须使用抗生素,可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配合物理降温。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抗病原体时可能产生持续性低热反应。常见于疫苗接种后或初次感染期间,体温多维持在37.5-38℃之间。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适当补充水分,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感冒后继发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时,可能出现持续低热伴耳痛、脓涕。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
过度包裹衣物、室温过高或水分摄入不足均可能造成体温散热障碍。建议家长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2小时测量一次。可配合温水擦浴辅助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
空气污染、被动吸烟或干燥环境可能加重呼吸道症状,延长低热病程。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清除室内过敏原。若伴有喘息症状,需考虑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
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饮食宜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C促进恢复。若低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需立即就诊排查川崎病、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日常注意洗手消毒,流感季节前可接种疫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