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脏早搏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心脏早搏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呼吸急促等。心脏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基础上提前出现一次搏动,可能与情绪紧张、电解质紊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心悸是小儿心脏早搏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脏跳动感明显增强或不规则。患儿可能描述为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或“漏跳”感。这种情况多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有关,也可能因低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诱发。家长需注意安抚孩子情绪,避免过度兴奋或疲劳。
部分患儿会主诉胸部压迫感或不适,尤其在早搏频繁发作时更为明显。这种症状可能与心肌供血短暂异常相关,需警惕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若伴随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检查。
频繁早搏可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患儿易出现活动耐力降低、精神萎靡等表现。学龄期儿童可能在体育课时体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这种情况需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鉴别,建议完善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早搏引起短暂脑供血不足时,患儿可能出现头晕或视物模糊,严重者可伴发短暂黑蒙。这种情况常见于早搏连发形成短阵室速时,需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风险。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跌倒受伤。
婴幼儿心脏早搏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吃奶中断等症状。这类情况需优先排除呼吸道感染,同时考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若发现孩子口周发绀、肋间隙凹陷等表现,须紧急就医处理。
发现孩子出现心脏早搏症状时,家长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让孩子摄入含咖啡因的食品。保证充足睡眠,限制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晕厥、持续胸痛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儿童心血管专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