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是什么病变

关键词: #肿瘤
关键词: #肿瘤
涎腺肿瘤是发生在唾液腺组织的异常增生性病变,主要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黏液表皮样癌等类型,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多发生于腮腺,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触诊呈无痛性包块。病理特征为上皮与间质成分混合增生,复发概率较高但恶变概率较低。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需注意保护面神经。
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腮腺下极,可能与吸烟有关。肿瘤呈囊实性结构,内含乳头状突起和淋巴样基质。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网格状回声,细针穿刺可辅助诊断。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复发罕见。
黏液表皮样癌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级。低度恶性者生长缓慢,类似良性肿瘤;高度恶性者易发生转移。典型症状包括快速增大的肿块、面神经麻痹等。治疗需广泛切除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晚期需辅以放疗。
腺样囊性癌具有沿神经侵袭的特性,常见于小涎腺。临床表现为固定性硬结伴疼痛,影像学可见"瑞士奶酪"样筛孔状改变。术后易局部复发和肺转移,5年生存率较高但远期预后差。需扩大切除范围并追踪随访至少10年。
肌上皮瘤由肌上皮细胞构成,多发生于腭部小涎腺。肿瘤质地坚实,镜下可见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生物学行为从良性到低度恶性不等,完整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需与多形性腺瘤和肌上皮癌进行病理鉴别诊断。
发现涎腺区域无痛性或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时,应及时就诊进行超声、CT或MRI检查。避免自行挤压肿块,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出现面部麻木、肿块复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限制烟酒摄入,减少电离辐射暴露风险。